熊的故事 | 除了好风景,旅行者还能懂智利更多一些

2017-01-17来源: 旅行家杂志

  

  

  

  

  

  去年2月,32岁的智利导演加布里埃尔·奥索里奥在洛杉矶举起智利第一座奥斯卡小金人。他带给世界的是一个10分钟的动画短片《熊的故事》。这只从头到尾一言未发的熊先生,赚到了半个地球懵懂的感动;而对智利人自己而言,则是一场昏黄、曲折的漫长回忆。旅行智利之前,看看这部动画片,除了好风光与樱桃红酒,我们可以懂智利更多一些。

作者:万戴,中拉青年学术共同体(CECLA)研究员

  

  祖父的故事

  时间的故事

  

  • 熊先生,你不是一个没有故事的老同学

  《熊的故事》梗概并不复杂: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,熊先生、熊太太和熊宝宝过着简单快乐的生活。突兀出现的马戏团派出了捕兽队袭击了他们的公寓,将熊先生和他许多的动物邻居抓去进行残酷的马戏表演。熊先生在漫长的苦难中不断隐忍,终于找到机会逃离了马戏团。当他再一次打开家门,早已物是熊非。在之后的岁月里,熊先生制造了一个精巧的机械盒子,走街串巷作为街头艺术表演。熊先生在这个西洋镜里复述了自己的故事,却给了每一个观看这个故事的小朋友一个团圆结局。然而他自己的团圆,却仍然缥缈无期。

  

  

  

  

  

  我是在故事发生的地方——圣地亚哥的电影院看到这部动画短片的。在智利文化部大力推动下,各院线在去年很长一段时间,在每部电影正片前,都会免费放映《熊的故事》。这个奥斯卡级故事的简单,几乎不能让人相信他想表达的就是叙述本身。载誉回国的熊先生,扁扁的鸭舌帽下又怎会没有一个百转千回的隐喻?

  • 熊爷爷和大马戏团

  南美洲其实只有一种被称为“安第斯熊”的大熊,因为眼部和颈部有浅色花纹又被称为“眼镜熊”,性情凶猛、长相呆萌,可导演选角的时候完全没有考虑。

  

  因为这只情感深沉的熊先生不是“隐喻”,而是一个直接的家族悲剧主角,他就是导演的祖父莱昂波尔多·奥索里奥。故事以熊为主角,是因为祖孙的姓氏“奥索里奥(Osorio)”里面藏着一只“熊(oso)”。这部动画是加布里埃尔送给爷爷的礼物,你所经历的,我来替你说。”

  熊爷爷今年87岁,他的经历和故事中的熊先生极其相似。1973年9月,时任陆军司令的皮诺切特联合海空军和警察部队发动政变,炮打拉莫内达宫,推翻阿连德政府,建立军人政权,开始了长达17年的独裁统治。而这一事件对于熊爷爷的影响,则是有一队神秘人冲入了他的家里,在他胃上狠揍一拳,把被打晕的他抓上了车。

  这个“马戏团”后来有了官方名称,叫做“智利国家情报局”,后被“智利国家信息中心”所替代。 这个组织是皮诺切特授意成立的秘密警察队伍,1973年开始秘密活动、第二年正式成立,负责逮捕和刑求政见不同者,主要针对的对象是阿连德的私人友人和卫队、革命左翼运动、智利社会主义党和智利共产党等。在他们积极活动之下,数以万记的智利人被公开或秘密逮捕,超过四千人被杀,更多的人被流放海外。对于到今天人口都不足2000万的智利而言,这已然是一个天文数字。

  

  

  熊爷爷被关入智利公共监狱两年三个月。之后,为了躲避逮捕,他不得不长年流亡英国。虽然他也有着自己的经历和收获,但远离故土、有家难回的感觉几乎伴随了他的整个壮年。如今他的四个子女中三位生活在欧洲,留在智利的加布里埃尔父亲则早早去世。老人没能见到儿子最后一面,也缺席了孙子的整个童年。那个沉重的时代,给奥索里奥家族烙上了深深的印记,也给千万个智利家庭留下了同样的阴影。

  

  《熊的故事》里有一个耐思忖的小细节:在机械盒子里、也就是熊先生记忆中的熊宅门上只有一把锁;而事实上的熊宅的门上则密密麻麻排了三把。虽然那个时代已经远去,但是心中“大马戏团”近在咫尺的脚步声、敲门声,可能是没有经历过那个70年代的年轻人终难理解的。

  • 大时代里的小人物

  奥斯卡并不是熊先生获得的首次国际赞誉。在此之前,这部动画已经得到了数十个国际奖项。可在智利国内,对于《熊的故事》并不是一面倒的鲜花和掌声。最大的分歧集中于如何对待一个名字——皮诺切特。

  

  在震惊全球的政变中,在十几年的独裁生涯中,皮诺切特都保持着同一张硬冷的面孔。但是在不同人的眼中,大独裁者的这张扑克脸拥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。

  皮诺切特在1973年就任智利军政府总统后,智利迎来了一个漫长而压抑的时代。皮诺切特治下对于左派政党、前政府成员和持不同政见者采取了不择手段的打击和清除,熊爷爷的遭遇在其中只能算是温和一例。

  而从宏观经济的角度,这个时代又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代。政变前夕,阿连德治下的智利始终处于经济崩溃的边缘。在智利前总统皮涅拉主编的简明编年史中,对1970—1973年拟定的题目是“通货膨胀直至1000%”。由于大面积的采取计划经济政策,将大量产业收归国有,伤害了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,国际铜价下跌更是让经济民生雪上加霜。政变后,皮诺切特则积极发展市场经济,召集著名的“芝加哥男孩”大刀阔斧的进行经济改革,并取得了不俗的成果。据统计,1973至1990年间智利国内生产总值增量超过35%。如果除却其他仅谈经济,时至今日智利在拉美的一枝独秀也正是这17年间打下的坚实基础。

  这样一个生前身后争议不断的人物,带来的是17年复杂、痛苦也包含一些尴尬的时间,和至今为止在智利社会中都没有消失的影响。在《熊的故事》获得奥斯卡奖后,智利人的反应远远不止快乐、上网点赞和朋友圈分享,而是智利社会中持续发酵,甚至发出了滚滚潮声。

  对于智利,那个时代当然是个波谲云诡的大时代。阿连德、皮诺切特都是大时代里的大人物。他们的功过,也自然会在历史研究中不断被评说和讨论。但是无论是动画里的熊先生,还是已到耄耋之年的熊爷爷,神父、农场主……还有每一个被敲开门抓走的普通人,他们的身份背景只能算作大时代里的小人物。在一个国家成长为地缘强国的17年中,他们感到了恐惧、痛苦和悲伤。他们需要被记住,他们需要被补偿。这10分钟的动画,是讲给祖父听的,也是讲给那个时代听。

(原文发表于《新民晚报

  旅行家特别推荐 | 圣地亚哥历史漫步

  若要了解圣地亚哥的过去,最好的地点就是圣地亚哥市中心地区,以武器广场为核心,这里集中了38处历史建筑,包括总统府、市政大楼、国家历史博物馆、邮政大楼、天主教堂、中央广场、国家美术馆等等,全部集中于此。如果要全部浏览一遍,步行大约2.7公里。当然你也可以只选择自己有兴趣的建筑。

  

  

  

  

  

  

  特别提示,这一带人流密度巨大,游客一定要提高警惕,最好不要在天黑以后独自游览参观。(本组图 / 卡兹)

  38个不可错过的历史点

  1 圣地亚哥市政厅(1785)

  2 国家历史博物馆(1807)

  曾经作为皇家审问院(AudinciaReal)的总部,许多重大政治事件都在这里发生。

  3 邮政大楼(1882)

  在1846年之前,曾作为总统居所。现在是智利邮政公司总部,里面还有一间邮电博物馆。

  4 圣地亚哥教堂(1745)

  5 圣地亚哥大教堂(1546)

  圣地亚哥最古老的教堂。

  6 大主教宫

  7 外交学院大楼(1888)

  8 前国会大楼(1857)

  1867~1973年,智利国会两院坐落于此。

  9 法院大楼(1905~1930)

  智利最早的混凝土大楼之一。现在用作智利军事法庭、最高行政法庭以及圣地亚哥上诉法院。

  10 前哥伦布时期智利美术馆(1807)

  博物馆里有很多珍藏品,之前曾是智利的皇家海关。

  11 智利国家银行(1953)

  12 BBVA银行

  1749年9月10日,圣地亚哥城市里的第一枚钱币在这里制造。

  13 中央银行

  14 法院行政大楼

  15 圣地亚哥大区政府(1914)

  曾是圣地亚哥日报的办公大楼,是城市里最重要的公共建筑之一。

  16 总统府(1805)

  曾经是铸币厂,1845年以后成为总统府驻地。

  17 工会俱乐部(1925)

  以建筑上的精致雕刻著称,且整个建筑保存完好。

  18 智利大学(1842~1872)

  聂鲁达的智利大学,校园内所有建筑都为新经典风格。

  19 圣佛朗西斯科教堂(1572)

  这里珍藏了许多智利殖民时期的艺术品。

  20 Ariztia大楼(20世纪早期)

  圣地亚哥最早的摩天大楼。

  21 圣地亚哥证券交易所(1917)

  22 BBVA银行总部(1920)

  23 奥古斯汀教堂(1845)

  教堂的前身曾是一处避难所,用于庇护阿劳科战争中去世军人的遗孀。

  24 Crillon酒店(1917~1919)

  在20世纪早期,这里曾是圣地亚哥文艺名流们的重要聚会场所。现在是一个购物中心。

  25 智利银行(1893)

  智利最大的金融机构之一。

  26 西班牙银行(20世纪早期)

  27 圣奥古斯汀教堂

  教堂中有一个智利最古老的圣像。1647年的一次大地震中,这尊圣像几乎保持完好无损,只是皇冠从头上掉到脖子上。

  28 市政大剧院(19世纪)

  29 Subercaseaux大楼(1903)

  曾经是智利的军官俱乐部。

  30 La Merced教堂

  31 Montt之家

  32 Colorada之家(1770)

  内设一家博物馆,可以浏览圣地亚哥城市历史。

  33 Come r c i a l Ed w a r d s大楼(1892)

  法国新经典主义建筑的代表。

  34 Portal Fernandez Concha(1871)

  这里曾经有圣地亚哥最豪华的酒店以及高级法餐厅。如今这里是一家购物中心,以供应物美价廉的快餐著称。

  35 Portal Bulnes(1923~1932)

  36 中央市场(1812)

  圣地亚哥的大栅栏,游客必去之地。吃喝玩乐一应俱全。

  37 国家美术馆(1910)

  圣地亚哥最重要的博物馆,在这里可以一览智利艺术史。

  38 国家图书馆(1925)

一次诗意的排版与创作

更多智利旅行故事,请点击

你可能感兴趣...

  • 大秦首页
  • 服务项目
  • 大秦新闻
  • 公司简介
  • 广告策划
  • 品牌策划
  • 网络推广
  • 软文营销
  • 广告设计
  • 营销策划
  • SEO服务
  • 网站维护
  • 文案写作
  • 景区营销
  • 广告代理
  • 行业资讯